启明光大董事长黄良辉介绍采用了启明光大导电浆料的光伏硅晶片。王芃琹 摄
在广东南海启明光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启明光大”)的测试车间,一张张硅晶片在生产线上匀速传输,上方的印刷设备准确地将导电浆料刷至硅晶片表面。经过烘干烧结后,这些硅晶片将进行全面性能测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光伏太阳能产品。
看似简单的导电浆料,凝聚了启明光大的一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可控量产的纳米贵金属合成技术”。“有了这项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导电材料的柔性化、低温烧结和高导电印刷,满足新型电子与5G通讯、新型光伏太阳能、智能电子及医疗健康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该公司董事长黄良辉说。
落地佛山7年,启明光大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今年更有望突破两亿元。与此同时,由启明光大投资建设的柔性电子产业中心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该项目预计年内完成建设,明年投入使用,届时产能规模将达到20亿元。”谈及未来,黄良辉充满信心。
撰文:王芃琹 张建杰
纳米导电材料蕴藏的秘密
传统金属材料烧结温度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印刷基材的选择。而采用了启明光大纳米贵金属合成技术的电子浆料烧结温度最低只需70℃,可适用于PET、陶瓷、织物、纸张等多类基材的柔性印刷,使其行业应用空间更为广阔。
实现这一技术突破的秘密,就“藏”在导电浆料中。黄良辉介绍,启明光大实现了纳米贵金属合成技术的可控量产制备,其用于电子印刷的银纳米墨水,99.5%的粒径可达5±2nm,处于全行业最高水平,具备极佳的稳定性和导电性。同时,公司耗时13个月完成全国产原料的替代并建立了完善的原材料质量管控体系,既能保证稳定量产与高性能,还具有良好的成本优势。
要充分利用纳米材料的低温烧结、高导电等优越性能,还取决于浆料的基础配方以及印刷工艺技术。黄良辉表示,目前公司积累了超3万个基础配方,掌握丝印、移印、凹印等多种主流工艺。配方体系涵盖低温树脂固化、高温玻璃相烧结两大类别,可适应于各类基材的印刷制备,包括制造光伏太阳能电池片电极以及大面积柔性电极和传感器。
近年来,启明光大致力于为各行各业提供柔性印刷电子材料与解决方案,成为众多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伙伴。在新型电子元器件导电浆料板块,该公司生产的陶瓷滤波器导电银浆通过了知名大客户的PCN验证,;在光伏太阳能导电浆料板块,该公司成为了多家全球前十企业的供应商。
此外,启明光大也探索打造了多个业内第一,例如与韩国某汽车公司合作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印刷工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加热保护;与美国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用于溯源管理的智能药品包装等。
打造南方柔性电子产业集群
在国内,柔性导电材料的应用时间并不长。要将这项新兴技术快速落地、推向市场,并非易事。
早在2013年,黄良辉与多位科学家参与的项目“高导电透明纳米银墨水及新一代柔性触摸屏显示器电子材料”,成功入选佛山市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次年,黄良辉与团队成员在佛山组建成立了启明光大,得到佛山市、区各级政府累计超1000万元的资助。
彼时,启明光大在柔性触摸屏的研发、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市面上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应用场景。因而,黄良辉调整了公司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集纳米导电材料合成制备、柔性电子浆料墨水生产制备、印刷电子与封装的全产业链条。
目前,启明光大拥有研发人员42名,占员工总数超35%。研发人员中,过半拥有超过8年的从业经历,还有两位全职在岗的中组部特聘专家。
有了强大的研发团队支撑,公司在多个领域均实现快速发展。其中,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成员拥有国际专利30余项,申请中国专利50余项;在经营业绩方面,近年来公司保持高速增长,去年销售额为400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还斥资1.7亿元在三龙湾打造柔性电子产业中心。该中心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依托公司柔性电子产业平台,以纳米材料为基础,不断开拓在新型电子、智能穿戴、智能健康、物联网等领域的产品开发与推广应用,预计年产能规模可达20亿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